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对小兴安岭林区15种主要树种(红松、落叶松、鱼鳞云杉、臭冷杉、紫杉、蒙古栎、白桦、枫桦、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山杨、五角枫和春榆)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快速灰化法测定灰分含量,量热法测定热值含量,吸收质量法测定碳含量.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为:树叶0.60%~1.28%;树枝1.00%~2 98%;树干0.16%~1.22%;树皮2.15%~6.36%.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树皮、树枝、树叶、树干;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 < 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春榆、山杨、蒙古栎、紫椴、黄檗、枫桦、水曲柳、鱼鳞云杉、五角枫、胡桃楸、红松、臭冷杉、紫杉、落叶松、白桦.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为:树叶20.85~22.85 kJ/g;树枝19.92~21.95 kJ/g;树干19.66~21.98 kJ/g;树皮18 58~21.74 kJ/g.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基本从高到低依次为树叶、树枝、树干、树皮;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 < 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去灰分热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落叶松、红松、紫杉、鱼鳞云杉、胡桃楸、臭冷杉、山杨、五角枫、白桦、黄檗、水曲柳、紫椴、蒙古栎、枫桦、春榆.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碳含量(质量分数)为:树叶43 11%~45.08%;树枝44.31%~46.06%;树干46.30%~47.46%;树皮44.31%~45.46%.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基本从高到低依次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不同器官的碳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 < 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碳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落叶松、臭冷杉、鱼鳞云杉、红松、黄檗、紫杉、紫椴、山杨、白桦、枫桦、水曲柳、胡桃楸、五角枫、蒙古栎、春榆.针叶树种平均灰分含量普遍低于阔叶树种,平均去灰分热值和平均碳含量普遍高于阔叶树种.
推荐文章
小兴安岭主要树种生物量的理论模型
生物量模型
Chebyshev正交多项式
偏最小二乘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天然林不同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
天然林
树高曲线模型
小兴安岭
小兴安岭三个主要树种生长季节根呼吸
红松
云杉
落叶松
根呼吸速率
比根长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沼泽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二氧化碳
甲烷
碳汇功能
森林沼泽
小兴安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兴安岭主要树种热值与碳含量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兴安岭 主要树种 灰分含量 去灰分热值 碳含量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3-959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45|Q948|S71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9.02.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立海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230 2904 28.0 40.0
2 孙墨珑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39 459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0)
共引文献  (61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兴安岭
主要树种
灰分含量
去灰分热值
碳含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