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的冷却效率,研究了不导电介质FC-72在表面加工有方柱微结构的模拟芯片上的流动沸腾强化换热性能.采用了两种方柱微结构,其边长均为30μm,但高度分别为60μm和120 μm.方柱微结构芯片与光滑芯片相比显示出较好的强化沸腾换热效果,且增加方柱高度可有效提高流动沸腾强化换热性能.方柱微结构芯片的临界热流密度随着流速和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到达临界热流密度(CHF)时芯片的表面温度低于芯片回路正常工作的上限温度85℃.
推荐文章
交错排列柱状微结构表面池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柱状微结构
交错排列
强化换热
池沸腾
超亲水特性传热面上水喷流冷却时的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超亲水传热面
喷流
沸腾
临界热流密度
柱状微结构表面强化沸腾换热研究综述
柱状微结构
池沸腾
流动沸腾
射流冲击
微重力
传热
相变
两相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方柱微结构表面上FC-72的流动沸腾强化换热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流动沸腾 芯片冷却 方柱微结构 FC-72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4-13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051.5
字数 2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31X.2009.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进家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76 416 11.0 18.0
2 方嘉宾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6 49 2.0 6.0
3 马爱香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1 2.0 2.0
4 袁敏哲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动沸腾
芯片冷却
方柱微结构
FC-7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月刊
0253-231X
11-2091/O4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路乙12号(北京2706信箱)
2-1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2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