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产科超声检查中二维(2D)与四维(4D)超声能量输出指数(机械指数和热指数),探讨此二种超声扫查方式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在检查100例中晚孕胎儿的过程中,首先用2D常规检查胎儿,记录2D检查时的热指数(TI)和机械指数(MI)显示数值,然后记录检查所花时间,随即改为4D扫查,主要观察胎儿的颜面部,同时记录检查时的TI及M1数值,最后记录检查所用时间.结果 100例中晚孕胎儿,平均妊期为31.6周,2D的TI和MI分别为0.45±0.05和0.93±0.09,4D的TI和MI分别为0.66±0.15和0.83±0.08:2D检查时间为4.62±1.06 min;4D检查时问为3.52±1.11 min;2D+4D的检查时间为8.22±1.54min.结论 平均的2D超声扫描MI较4D的高,平均的4D超声扫描TI较2D的高;在2D扫查时间基础上所增加的4D扫查时间延长了胎儿的超声辐照,这是否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生物学损害有待进一步实施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推荐文章
产科检查诊断中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的应用效果
产科检查诊断
四维超声
二维超声
应用效果
四维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准确度
四维超声
胎儿
心脏畸形
筛查
产前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产科超声检查中二维与四维超声能量输出指数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设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能量输出指数 产前诊断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影像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445.1
字数 3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633.2009.04.05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栗建辉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39 98 5.0 7.0
2 钟娅丽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11 32 3.0 5.0
3 崔嘉萍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12 3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检查
超声能量输出指数
产前诊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设备
月刊
1674-1633
11-5655/R
大16开
北京市顺义区竺园路12号天竺综合保税区泰达科技园7号楼
82-55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856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570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