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分类、封堵器选择和评价该分类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膜部VSD封堵器介入治疗(VSDO)患者215例(合并膜部瘤的有200例).按VSD右室侧形态膜部瘤及大小分为Ⅰ、Ⅱ、Ⅲ型.搬据左室造影上缺损缘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是否≥2mm将Ⅰ、Ⅱ型VSD再分为a、b型;将Ⅲ型VSD分为A、B型.封堵术后1天、7天、3月、1年时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211例患者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8.14%.Ⅰ a型、Ⅱa型、部分Ⅱb型、ⅢA型和部分ⅢB型选用对称型封堵器;Ⅰ b型、部分Ⅱb型选择偏心型封堵器;ⅢB型中66.67%选择小腰大边型封堵器.1例Ⅱ8型病例早期术中释放封堵器时发生右房室瓣中量返流,1例Ⅱb型患者使用偏心型封堵器封堵后出现主动脉瓣中量返流放弃介入治疗,ⅢB型有2例有中量残余分流放弃治疗.结论:应用膜部VSD0 VSD是安全有效的,VSD0的介入治疗根据该分类方法治疗效果良好.
推荐文章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44例疗效分析
室间隔缺损
膜部瘤
国产封堵器
经胸超声心动描记术
介入治疗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
室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护理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的疗效视察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心脏缺损,先天性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分类及封堵器选择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分类 封堵器选择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6-1647,16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35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09.10.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09 2088 20.0 31.0
2 夏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160 1011 16.0 22.0
3 江洪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86 1979 21.0 29.0
4 黄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19 303 8.0 17.0
6 曾建平 17 42 3.0 5.0
9 吴亦之 9 23 3.0 4.0
10 谭照华 5 15 2.0 3.0
11 吴名星 6 11 2.0 3.0
12 陈炜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室间隔缺损
介入分类
封堵器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