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的曲线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动态增强MR扫描,根据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出参数SS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VD情况,结合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3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VD均数为52.75±13.87,sS均数为6.15±1.23(%/s),而阴性组的MVD和SS分别为38.23±11.45和2.48±1.12,二者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且SS与MVD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12,P<0.05).结论: MVD和SS均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并且SS在术前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的血管生成特征,较病理组织学方法更优越.
推荐文章
乳腺癌MR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乳腺癌组织中血氧含量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乳腺血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乳腺癌
MRI动态增强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应用
乳腺癌
肿瘤血管生成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MRI分析乳腺癌相关血管特征与预后因素关系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最大密度投影
乳腺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增强MR参数SS与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中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MR动态增强 曲线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淋巴转移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胸部肿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9.9
字数 30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992.2009.02.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MR动态增强
曲线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淋巴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肿瘤医学
半月刊
1672-4992
61-1415/R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西路309号
52-29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90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7460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