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探讨以氟碳(PFC)作为氧载体及腹膜作为气体交换部位的腹腔通气(PV)对急性肺损伤(ALI)动物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大耳白兔经油酸生理盐水混悬液中心静脉推注制成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通气(CMV)组、氟碳腹腔通气(PFC-PV)组及CMV+PFC-PV组.各组持续通气120 min,分别于ALI模型建立的0、30、60及120min测定并计算动脉氧分压[p(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模型建立30min后,PFC-PV、CMV、CMV+PFC-PV 3组的动脉p(O2)均明显上升,其作用强度依次为CMV+PFC-PV组>CMV组>PFC-PV组.且PFC-PV、CMV和CMV+PFC-PV 3组治疗后60 min均可改善PaO2/FiO2,尤以CMV+PFC-PV效果最佳.治疗后,CMV组未见Cdyn明显变化,CMV-PV组Cdyn值有所改善.结论:CMV+PFC-PV组可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兔的气体交换和Cdyn.氧合氟碳腹腔通气可能成为治疗可逆性急性肺损伤严重缺氧的一项新方法.
推荐文章
心房钠尿肽对气管移植兔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心房钠尿肽
气管置换
急性肺损伤
氦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对兔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急性肺损伤
乌司他丁
氦氧混合气
机械通气
盐酸
甲基泼尼松龙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兔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甲基泼尼松龙
油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合氟碳腹腔通气对兔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氟碳化合物 腹腔 缺氧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9896.2009.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继卿 天津市儿童医院外科 35 120 6.0 9.0
2 冯津萍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 27 308 8.0 17.0
3 崔华雷 天津市儿童医院外科 81 361 9.0 15.0
4 傅强 天津市南开医院外科 20 259 9.0 16.0
5 崔乃杰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急救医学研究所 17 256 8.0 16.0
6 陈贤楠 北京市儿童医院急救中心 6 56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氟碳化合物
腹腔
缺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