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最优秀的长篇叙事诗,是乐府民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全诗正文357句,计1785字,小序10句,计53字,历来被称为我国"长诗之圣". 《孔雀东南飞》最早收辑在南北朝时代陈朝人徐陵(公元507-583)编的《玉台新咏》里,题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无名氏.这首诗的诗前小序,将诗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写得了了分明,"时人哀之,为诗云尔".《玉台新咏》把该诗放在繁钦、曹丕二人的诗作之间,再从诗的语言风格看,它与汉乐府民歌中的《东门行》、《孤儿行》十分相近,因此历来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年间的作品. 宋刘克庄著《后村诗话》,却认为该诗为六朝人所作.1924年,梁启超先生在北京作过一次演讲,他说:"《孔雀东南飞》向来都认为是汉诗,但我疑心是六朝的,我别有考证."但他只是说说而已,却未见其"别有考证"的文章问世.附和这种看法的人指出"新妇入青庐"的"青庐"是北朝时的婚姻习俗,而"四角龙字幡"则是南朝时的风尚.实际上,南北朝刘宋宗室的刘义庆(公元403-444),他编了一本《世说新语》,此书乃集汉魏至东晋传闻轶事之作,刘义庆比编《玉台新咏》的徐陵还要早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