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明氮素形态对小麦生育后期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特性,结果表明:(1)小麦花后籽粒干重及地上部总干重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而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的干重均随着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2)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显著影响.硝态氮处理下小麦花后地上部总干物质量最高,并且随着生育进程,干物质在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中分配比例降低,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高于其他2个处理.(3)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为7250.0,7575.3和7156.2 kg/hm2.在此试验条件下,硝态氮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较酰胺态氮处理增产5.8%.
推荐文章
公顷产10000kg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施氮量
小麦
产量
氮素积累与分配
氮肥运筹对晚播冬小麦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晚播冬小麦
氮肥运筹
氮素
干物质
氮肥利用率
花后阴雨对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小麦
渍水
遮阴
淀粉合成酶活性
灌浆特征
淀粉积累特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杂种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动态和分配
杂种小麦
干物质积累
转运
分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氮素形态 小麦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年,卷(期) 2009,(13)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2.1|S143.1
字数 26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飞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39 437 12.0 20.0
2 陈明灿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74 1793 24.0 40.0
3 刘君瑞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1 3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6)
共引文献  (21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20)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4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20(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氮素形态
小麦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学通报
旬刊
1000-6850
11-1984/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2-7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2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2692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