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取球囊损伤加高胆固醇饮食的方式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模型兔自体血清对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方法:8只雄性新西兰白兔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后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喂养8周,培养模型兔外周血源性的树突状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加入PBS液,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加入制模前后两次提取的自体血清培养(10%),ox-LDL组加入ox-LDL(10μg/mL).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D14、CD86、MHCⅡ的表达,观察不同浓度的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球囊损伤后高胆固醇饮食8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形成,实验组自体血清共培养后的DCs表面CD86和MHCⅡ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且由CD14+转化为CD14-,空白组及对照组DC表型无明显变化.且实验组DCs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值反应明显高于空白及对照组.ox-LDL组则产生和实验组同样的效应,且更加强烈.结论:通过球囊损伤加高胆固醇饮食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模型兔体内存在诱导DCs成熟的抗原,DCs成熟与该动物模型AS发生发展可能有相关关系.
推荐文章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衍生微粒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微粒
极化
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树突状细胞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
T淋巴细胞
斑块
普罗布考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普罗布考
膳食,致动脉粥样化
动脉粥样硬化
脂类
肥大细胞
主动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粥样硬化兔自体血清在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树突状细胞 自体血清
年,卷(期) 2009,(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1-394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6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9.2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11 59 5.0 7.0
2 傅强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80 456 12.0 14.0
3 缪绯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69 289 9.0 11.0
4 刘毅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4 12 2.0 3.0
5 李志操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3 14 2.0 3.0
6 付晓华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 7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
树突状细胞
自体血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