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日本产的挠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和RDP-700(800)虽然在国内外均有使用,但有关两种产品使用效果的比较尚未见诸报道.课题以"8"字绷带包扎法为对照,验证经挠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挠脉止血装置TR Band和RDP-700(800)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经挠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共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应用TR Band、RDP-700(800)及"8"字绷带包扎法行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挠动脉止血.比较观察3种方法的止血效果、止血压迫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静脉回流障碍、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压迫处局部皮肤缺血坏死情况.结果:两种桡动脉止血装置均能有效止血.3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均在正常范围内, 且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但下R Band、 RDP组间舒适度差异显著性意义(P>0.05).手臂部肿胀、皮肤缺血坏死发生率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皮肤缺血坏死发生率TRBand、RDP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经挠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挠动脉止血装置TR Band和RDP-700(800)是安全和有效的.
推荐文章
TR Band止血阀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的护理观察
桡动脉穿刺
TR Band止血阀
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管并发症
护理
TR-Band止血器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TR-Band止血器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术
压迫止血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TR
Band止血器
护理
中药止血活血敷料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迫止血的临床应用
冠心病
桡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血管并发症
中药止血活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R Band和RDP挠动脉止血装置在经挠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桡动脉止血置 TRBand RDP "8"字绷带包扎 经挠动脉径路
年,卷(期) 2009,(39) 所属期刊栏目 植入物相关基础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99-77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49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09.39.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绍良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179 956 16.0 23.0
2 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79 400 10.0 17.0
3 张俊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38 190 6.0 13.0
4 林松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43 229 7.0 13.0
5 朱中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15 84 4.0 8.0
6 田乃亮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心内科 27 201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桡动脉止血置
TRBand
RDP
"8"字绷带包扎
经挠动脉径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