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择健康志愿者31名,于两个温度水平(47 ℃、51 ℃)应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刺激右上肢前臂掌侧及下肢内踝上皮肤.记录刺激后受试者刺激疼痛分级、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发现两个主要波形成分Cz/N 和 Cz/P可以被诱发接收,47 ℃和51 ℃两温度下刺激前臂掌侧皮肤的疼痛强度评分分别为(6.4±0.7)分和(8.0±0.7)分,刺激下肢内踝上方皮肤为(6.3±0.8)分和(7.9±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P的潜伏期和上下肢长度呈正相关.认为CHEP在上、下肢部位刺激时能够在所有正常人稳定、可靠的引出,结合目前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能够更好地评估伤害性传导路径的完整性.
推荐文章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在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电生理学
格林-巴利综合征
疼痛感受器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痛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痛觉诱发电位
激光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的细节护理
视觉诱发电位检测
眼科
细节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下肢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疼痛感受器 神经传导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1.044
字数 20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9.12.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深龙 2 5 2.0 2.0
2 谢炳玓 40 206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疼痛感受器
神经传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