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方法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65例AMI急性期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CEC核DNA的损伤情况;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进一步检测其损伤原因.结果 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MI组(92.92±6.95)%的CEC核DNA电泳呈明显的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41.12±3.77)%;对照组(10.49±4.45)%的CEC核DNA表现为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7.33±2.53)%.两组彗星率、彗尾DNA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MI组CEC呈典型的不规则泳带,损伤以坏死为主要表现;对照组CEC呈均匀的单一泳带.结论 AMI急性期患者CEC核 DNA有明显损伤,且以坏死为最终表现.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心电描记术
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早期诊断
气温骤变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
气温骤变期
临床特点
预后
观察ccu病房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方法
ccu病房
心肌梗死急性期
临床特点
护理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循环内皮细胞核DNA的改变特点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循环内皮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核DNA损伤 琼脂糖凝胶电泳
年,卷(期) 2009,(2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2.2
字数 2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9.2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桑圣刚 31 130 8.0 10.0
2 荣红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15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肌梗死
循环内皮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核DNA损伤
琼脂糖凝胶电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相关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