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筛选安全、有效的抗真菌抗生素奠定基础.[方法]以黑曲霉和新型隐球菌为供试菌株,以酮康唑、5-FC和灰黄霉素为对照试剂,用萨氏琼脂培养基培养新型隐球菌,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培养黑曲霉,研究UEZC1代谢合成的抗真菌活性物质UEZC1AS的抑菌活性.[结果]被UEZC1AS抑制的黑曲霉菌丝略膨大变粗,直径4.50~6.45 μm,菌丝分支增多;被酮康唑抑制的黑曲霉菌丝膨大变粗,直径3.90~10.40 μm,菌丝顶端及分隔处的分支增多,分支多为指形或香蕉形,3~4个聚生于菌丝尖端;被5-FC抑制的黑曲霉菌丝膨大变粗,直径3.90~7.80 μm,菌丝的顶端分支增多,分支轮生、极短,呈树枝状.琼脂扩散法抑菌试验发现,新型隐球菌形状不规则,呈非常小的颗粒体.[结论]初步推断出UEZC1AS的抗真菌作用部位在细胞壁.
推荐文章
肿节风炭疽病拮抗真菌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
肿节风
炭疽病
拮抗真菌
抗菌活性
生物防治
传统中药的体外抗真菌作用研究
黄柏
知母
丁香
土荆皮
抗真菌活性
肉汤微量稀释法
构树叶体外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构树叶
提取物
致病真菌
抗菌性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UEZC1AS抗真菌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食用真菌 抗真菌机理 菌丝畸变
年,卷(期) 2009,(27)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87-13088
页数 2页 分类号 S182
字数 24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用真菌
抗真菌机理
菌丝畸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