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恶意逃避或拖延履行债务在经济活动中时有发生,尽管这种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但是不能将其视为一种犯罪行为,它毕竟与诈骗罪在侵犯法益、责任主体、行为方式、社会成本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因此,根据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以及从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出发,在司法实践中不宜将恶意逃债等同于诈骗罪。
推荐文章
BP算法对诈骗案件预测模型的应用
BP神经网络
数据挖掘
诈骗案件
论诈骗罪既遂认定的标准及其具体应用
诈骗
既遂
未遂
失控说
财产凭证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防范治理策略研究
电信网络诈骗
境外来话
防范治理
拦截策略
集资诈骗罪的法律问题研究
危害性
非法占有
诈骗方法
集资诈骗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意逃债不构成诈骗罪——赵末忠诈骗案
来源期刊 判例与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诈骗罪 恶意 逃债 诈骗案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行为 经济活动 责任主体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8
页数 5页 分类号 D924.3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庆廷 39 85 4.0 9.0
2 孟宪利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诈骗罪
恶意
逃债
诈骗案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行为
经济活动
责任主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判例与研究
季刊
珠海市吉大九洲大道2005号联通新时空大
出版文献量(篇)
5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