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直线加速器高能电子束输出因子的剂量学特性,为临床准确使用输出因子提供依据.方法:测量SIEMENS MD7745和GE Saturne41直线加速器9 MeV和12 MeV高能电子束的不同射野最大剂量点剂量率,计算输出因子,然后分析数据.结果:准直器铅门大小、限光筒大小和实际照射野形状对高能电子束输出因子影响很大,必须按一定的使用规范才能保证剂量计算精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要求.结论:对SIEMENS MD7745型直线加速器的电子束射野成形模式,限光筒大小应尽量接近临床实际射野大小;当射野边长大于电子束射程时,使用限光筒开野的输出因子进行剂量学的计算,而边长小于电子束射程的射野,必须按临床射野情况有针对性地实际测量输出因子的大小进行剂量学的计算.对GE Saturne41型直线加速器的电子束成形模式,必须测量输出因子射野两维表并应用于临床处方剂量学的计算.
推荐文章
电子束环形限光筒剂量学特性的测量
放射治疗
电子线
剂量学
环形限光筒
电子束限束筒挡铅后的剂量学效应
医用直线加速器
电子束
剂量测量
高能X线和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与计算
高能
X线
电子束
吸收剂量
测量
计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能医用电子束输出因子的剂量学特性
来源期刊 现代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输出因子 高能电子束 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 剂量测量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8-461
页数 分类号 R814.2
字数 38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562.2010.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杰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 33 87 6.0 7.0
2 陶建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 27 82 4.0 8.0
3 张莹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 46 282 8.0 16.0
4 张颖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 79 525 10.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出因子
高能电子束
直线加速器
放射治疗
剂量测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学
双月刊
1671-7562
32-1659/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69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9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