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70 ℃下用95g/L(NH4)2S2O8+0.3 g/L OP-10+3%H2SO4+15 g/L Ni2SO4的溶液对镍箔集流体进行化学刻蚀,研究了化学刻蚀对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EDL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化学刻蚀提高了镍箔集流体的表面粗糙度,与未刻蚀时相比,电极的等效串联内阻由2.11 Ω降至0.88 Ω.以0.2 A/g的电流在0.05~1.00 V循环,活性炭的单极比电容为163.0 F/g,比未刻蚀时提高50.9%,循环200次的电容保持率为91.3%;当电流增加至6.0 A/g时,比电容为127.8 F/g.
推荐文章
泡沫镍为集流体的膜电容去离子脱盐性能研究
膜电容去离子
海水淡化
泡沫镍
活性炭
脱盐效率
铝箔电化学与化学刻蚀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比较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电化学刻蚀
化学刻蚀
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电池负极铜集流体的电化学和力学行为研究
锂离子电池
锑纳米颗粒
力学行为
温度
集流体
化学刻蚀铝箔集流体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超级电容器
化学刻蚀
铝集流体
电化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使用化学刻蚀镍集流体的EDLC的性能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集流体 化学刻蚀 等效串联内阻(ESR) 功率性能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7-319
页数 分类号 TM533
字数 26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79.2010.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力臻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42 153 7.0 10.0
5 张林森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54 166 7.0 10.0
6 谷书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39 159 8.0 9.0
7 方华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22 3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集流体
化学刻蚀
等效串联内阻(ESR)
功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