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自身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44.2岁.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12例,包括室间隔缺损、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窦瘤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后天性心瓣膜病34例,包括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和老年性心瓣膜退行性变等.不合并基础心脏疾病3例.所有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和心瓣膜置换术;术中尽可能清除赘生物,对受侵犯的组织采用碘伏溶液多次擦洗,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4~6周.结果 围术期死亡2例(4.08%),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另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术后2例患者持续发热,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2周后,体温渐趋平稳.随访35例(71.43%),随访时间4个月至6年,失访12例.1例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赘生物患者手术后1个月再次发热,再次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疗后治愈.3例发生抗凝治疗并发症,出现牙龈或结膜出血、皮肤瘀斑、血尿、消化道出血,暂停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未见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结论 早期诊断、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药物与手术相结合是成功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推荐文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心内膜炎
感染性
心脏外科手术
6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外科手术
瓣膜置换
抗生素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
瓣膜损害
外科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
心内膜炎
草绿色链球菌
肠球菌
葡萄球菌
霉菌
抗生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抗生素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8-519
页数 分类号 R654.2
字数 2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8)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抗生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