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联苯四胺、芳香醛为原料,DMF为溶剂,KI为催化剂,在空气存在下回流反应,合成了6种新的联苯并咪唑化合物,产率较高(58.4%~98.0%),其结构用IR、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适宜的合成条件是:反应温度150 ℃,反应时间12 h. 初步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活性.
推荐文章
合成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工艺改进
邻苯二胺磷酸盐
苯并咪唑
无溶剂合成
工艺改进
2-芳氧甲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
催化剂
苯并咪唑
合成
离子液体[Etpy]BF4催化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微波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离子液体
邻苯二胺
苯并咪唑
微波合成
抗菌活性
黄酮化合物抗癌活性的研究进展
黄酮
抗癌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联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抗癌活性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联苯并咪唑 合成 表征 抗癌活性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7-1020
页数 分类号 O621.3|TQ450.2
字数 3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0.908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晓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16 75 6.0 7.0
2 汪朝阳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179 1980 24.0 33.0
3 梅文杰 广东药学院医药化工学院 47 220 7.0 12.0
4 毛郑州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17 193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联苯并咪唑
合成
表征
抗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