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聚醚多元醇(PPG30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主要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降粘剂合成了聚氨酯(PU)-MMA乳液;采用无皂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MMA在PU-MMA乳液内部聚合,制备了纳米级的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乳液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对PU-PMMA复合乳液的结构、乳胶粒子粒径、成膜后PU和PMMA两相的相容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U-PMMA复合结构已经形成;乳胶粒子的粒径分布多在20 nm,由于比表面积较大,部分小粒径粒子发生了团聚;复合体系只有一个Tg且介于PU和PMMA的Tg之间;成膜后PU和PMMA的相畴小于50 nm.
推荐文章
纳米级硼酸钙的制备
纳米
硼酸钙
制备
超临界流体干燥
纳米级(晶)钨基合金复合粉末的制备
纳米级粉末
钨基合金复合粉末
制备技术
软化学法制备纳米级铁酸盐研究进展
铁酸盐
纳米材料
软化学
纳米级β-磷酸钙的合成
纳米级
β-磷酸钙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级PU-PMMA LIPN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 聚氨酯工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LIPN 制备 结构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3
页数 分类号 TQ323.8
字数 3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902.2010.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菲菲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7 60 4.0 7.0
2 杨花娟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6 48 4.0 6.0
3 王芳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38 778 17.0 23.0
4 朱伟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95 6.0 9.0
5 汤嘉陵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41 259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氨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LIPN
制备
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聚氨酯工业
双月刊
1005-1902
32-1275/TQ
大16开
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大厦64号信箱
28-34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43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