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PKH26 荧光染料作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UMSC)示踪剂在移植治疗卵巢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从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中培养获得传至第3代贴壁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其表面分子表达,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观察其向成骨、成脂细胞诱导分化状况.用PKH26标记经鉴定的UMSC,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标记率,再用标记的2×106个UMSC经尾静脉移植给荷卵巢癌裸鼠,14天后观察标记细胞的迁移和转归.结果:从脐血MNC培养获得传至第3代贴壁细胞,其低表达CD34和CD133而高表达CD44、CD29及CD90特征性分子,并能诱导分化为成骨、成脂细胞.经鉴定表明:从脐血MNC中可培养出UMSC.PKH26标记的UMSC呈长梭形或纺锤形,标记阳性率达98.63%.标记的UMSC在裸鼠经14天迁移后,在裸鼠脾脏及肿瘤组织中均可见发出红色荧光的标记细胞.结论:PKH26标记的UMSC可作为体内示踪细胞移植治疗卵巢癌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PKH26荧光标记牛尾髓核细胞的实验研究
组织工程
椎间盘
牛尾
髓核细胞
PKH26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PKH26标记和示踪
细胞标记
PKH2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迁移转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KH26标记UMSC示踪技术在细胞移植治疗卵巢癌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KH26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癌 细胞移植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831
页数 分类号 R730.5|R392.4
字数 32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84X.2010.09.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骏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系 69 286 9.0 10.0
2 王净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 17 44 4.0 5.0
3 何向峰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系 3 30 2.0 3.0
4 赵枫殊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系 2 2 1.0 1.0
5 胡卫华 同时就职于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妇产科 1 2 1.0 1.0
6 邹丹丹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系 3 3 1.0 1.0
7 李晓丽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系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KH26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癌
细胞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484X
22-1126/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8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0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