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平井压裂技术应用于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准确地确定多垂直裂缝水平井的产量意义重大.在假设各薄互油层物性各异、各裂缝流量不相等的条件下,分析研究了各裂缝周围的渗流场分布特征.采用渗流面积等值法,把多垂直裂缝系统水平井等效为水平井与垂直井的组合.应用镜像反映及势的叠加原理,对裂缝系统的产量公式进行了详细推导,并结合Renard-Dupuy公式,得到了多垂直裂缝水平井产量公式.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井经压裂后产量明显增加,各垂直裂缝的产量不相等,中间裂缝较边部裂缝产量小.由此说明在压裂缝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裂缝间的距离,以增加各裂缝的泄油半径,以此来提高单井产量.
推荐文章
裂缝面非均匀流入的气藏压裂水平井产量计算
致密气藏
压裂水平井
点(线)汇函数
叠加原理
非均匀流入
非稳态产量
计算
油田分队计量末端产量计算公式
分队计量
产量
含水
密度
各向异性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的改进
各向异性
底水
水平井
渗流
坐标变换
产能
箱形低渗油藏水平井渗流特征与产能公式
水平井
低渗透
启动压力梯度
产能公式
物理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渗薄层油藏多垂直裂缝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
来源期刊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薄互层 水平井 垂直裂缝 产量公式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5
页数 分类号 TE155
字数 2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64X.2010.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海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30 1248 20.0 28.0
2 吕栋梁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94 790 15.0 23.0
3 周科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 73 4.0 6.0
4 汪全林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5 112 4.0 5.0
5 陈舟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4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油藏
薄互层
水平井
垂直裂缝
产量公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064X
61-1435/TE
大16开
西安市南郊电子二路18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96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