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探讨末端病的发病和修复机制,为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只Wistar大鼠,末端病组用"电刺激跳跃法"建立动物模型,训练4周后处死,对照组常规喂养.取双后足跟腱,常规HE染色,检测HSP、eNOS和iNOS.结果:末端病组大鼠跟腱部有腱纤维细微裂痕,裂痕周围分别呈红染和蓝染区域,类似玻璃样变性;周围发现大量HSP信号,未见eNOS和iNOS表达,而其它区域可见大量HSP、eNOS和iNOS的表达.讨论:腱纤维局部iN-OS导致的细胞死亡,局部细微裂痕和周围组织细胞变性,可能是造成其损害的主要原因.HSP和eNOS表达促进局部的毛细血管增生,都是促进细胞保护的机制.
推荐文章
低功率激光修复末端病大鼠跟腱胶原
低功率激光
末端病
跟腱
羟脯氨酸
Ⅰ型胶原mRNA
Ad Hoc网络中基于链路故障的路由修复机制
AdHoc网络
路由修复
链路故障
跟腱复合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跟腱
跟骨
膝降血管
大收肌腱
复合组织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跟腱末端病的发病和保护修复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末端病 损伤 修复 热休克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末端病
损伤
修复
热休克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月刊
1005-0205
42-1340/R
大16开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38-182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5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715
相关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shiyanhospital.com/my/art/viewarticle.asp?id=79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