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瘢痕患者的瘢痕疙瘩和3~12个月增生性瘢痕组织各26例;另取手术剩余的正常成人皮肤组织5例;所有标本用40 g/L甲醛固定,行连续切片,厚4μm,应用链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记物免疫组织染色法染色.同时设正常对照(正常皮肤)、阳性对照(胃癌癌变组织)、阴性对照(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鼠抗人SPARC单克隆一抗浓度为1:200.结果 正常成人皮肤中SPARC表达稀少,局限在真皮-表皮交界的乳头真皮,部分靠近基底膜血管和皮肤附件.SPARC在增生性瘢痕的真皮瘢痕组织、皮肤附件中低表达,且早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无明显强于晚期增生性瘢痕(P>0.05).在真皮中SPARC呈弥散性散在分布(同增生性瘢痕),阳性信号表达较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SPARC较正常皮肤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 SPARC在3~12个月增生性瘢痕中呈低表达,在瘢痕疙瘩中低表达.
推荐文章
病理性瘢痕组织中SPARC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
富含半胱氨酸分泌性酸性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
乳腺肿瘤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相关性
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
食管鳞癌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 增生性瘢痕 表达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786
字数 2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64.201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宁金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118 713 12.0 21.0
2 李小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114 602 13.0 16.0
3 王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17 48 4.0 6.0
4 刘超华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9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瘢痕疙瘩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
增生性瘢痕
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双月刊
1673-0364
31-1946/R
大16开
上海市制造局路639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8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81
相关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