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河南科学       
摘要:
以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河南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超高产攻关田研究了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麦49-198、周麦22和矮抗58群体总茎数、单株成穗数、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宽窄行种植模式较高,而偃展4110则以等行距种植模式较高,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亦表现出相似的趋势.因此,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穗形小麦品种选择合适的行距配置以提高产量.
推荐文章
两种冬小麦行距配置对机播夏玉米出苗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行距一体化配置
机械播种
出苗质量
产量
群体配置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冬小麦
群体配置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行距配置
密度
河农822
群体质量
产量
行距对冬小麦品种新麦26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行距
冬小麦
新麦26
群体质量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行距配置对高产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南科学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配置 群体质量 产量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9-692
页数 分类号 S512.1|S3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918.2010.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天财 202 5504 39.0 61.0
5 朱云集 122 3446 34.0 52.0
9 王晨阳 122 3547 34.0 52.0
13 张双利 3 2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38)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7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行距配置
群体质量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科学
月刊
1004-3918
41-1084/N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63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