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沙过程变异条件下.黄河口尾闻河道断面形态萎缩调整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86年后,黄河口水沙过程发生显著变异,尾间河道断面形态萎缩十分明显,平滩面积大幅度减小,平滩宽深比有所增大;2002年后,小浪底水库实施调水调沙运用,黄河口水沙过程变异有所缓解,尾闾河道断面形态萎缩有所恢复,平滩面积明显增大,平滩宽深比大幅度减小,断面形态朝着窄深方向调整.通过引入尾闾河道断面形态萎缩的判别指标,可解决治理尾闾河道萎缩缺乏控制标准的问题.
推荐文章
黄河口水沙变异及尾闾河道的萎缩响应
黄河口
水沙变异
尾闾河道萎缩
演变机理
黄河口尾闾河道近40年河床断面及平面形态调整特点
清水沟河道
河床调整
平面形态
断面形态
黄河口
黄河清水沟流路河口尾闾段河床形态萎缩特征
河床形态
萎缩特征
尾闾河段
黄河河口
黄河口尾闾段河床形态调整及过流能力变化
水沙条件
河床调整
河段尺度
平滩河槽形态
平滩流量
尾闾段
黄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口尾闾河道断面形态的萎缩调整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水道港口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沙过程变异 尾闾河道萎缩 断面形态 判别指标 黄河口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0-346
页数 分类号 TV147+.4
字数 63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443.2010.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治昊 70 514 12.0 20.0
2 戴清 49 412 11.0 17.0
3 李敬义 12 50 4.0 7.0
4 聂莉莉 12 5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沙过程变异
尾闾河道萎缩
断面形态
判别指标
黄河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道港口
双月刊
1005-8443
12-1176/U
大16开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8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