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科学进展       
摘要: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方法,研究了黄河口尾闾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沟流路行河以来,尾闾河道平滩流量由1976年的6000m3/s左右减少至21世纪初的3 000 m3/s左右.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具有双重记忆效应,从短期而言,对近2年水沙过程记忆最强,从长期而言,对近6年水沙过程记忆深刻.黄河口来水量越大,汛期来沙系数越小,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就越大,反之,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就越小.尾闾河道平滩流量维持在4000m3/s,黄河口年来水量必须大于223亿m3,汛期来水量大于141亿m3,汛期来沙系数控制在0.03左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需要连续运用且运行年限大于5~6年,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中应确定汛期利津站日均流量的最小值,以维持尾闾河道一定的平滩流量.
推荐文章
黄河口尾闾河道断面形态的萎缩调整规律研究
水沙过程变异
尾闾河道萎缩
断面形态
判别指标
黄河口
黄河口水沙变异及尾闾河道的萎缩响应
黄河口
水沙变异
尾闾河道萎缩
演变机理
黄河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的响应
黄河河口河道
冲淤变化
平滩流量
来水量
水沙搭配系数
河口河长
响应关系
黄河口尾闾段河床形态调整及过流能力变化
水沙条件
河床调整
河段尺度
平滩河槽形态
平滩流量
尾闾段
黄河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口尾闾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黄河口 水沙过程 尾闾河道 平滩流量 响应关系 河口治理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2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33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6791.2009.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治昊 70 514 12.0 20.0
2 胡春宏 132 2425 29.0 4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0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79)
二级引证文献  (18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2)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6(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口
水沙过程
尾闾河道
平滩流量
响应关系
河口治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1-6791
32-1309/P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