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1976年清水沟流路以来黄河河口尾闾河道冲淤变化及河槽萎缩特点,探讨了利津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及河口延伸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口区平滩流量变化不仅与来水量、洪峰流量、水沙搭配系数、河口河长相关,而且与前期河床条件有关.给出了维持河口河道4000m3/s平滩流量需要的水量、洪峰流量及水沙搭配的定量关系以及河口延伸长度的限制条件,为河口尾闾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推荐文章
黄河口尾闾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
黄河口
水沙过程
尾闾河道
平滩流量
响应关系
河口治理
渭河下游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的响应
平滩流量
来水来沙
响应关系
渭河下游
黄河下游平滩流量对来水来沙变化的响应
黄河下游
河床演变
平滩流量
来沙系数
滞后响应
黄河口尾闾河道平滩流量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
黄河口
水沙过程
尾闾河道
平滩流量
响应关系
河口治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的响应
来源期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黄河河口河道 冲淤变化 平滩流量 来水量 水沙搭配系数 河口河长 响应关系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7
页数 分类号 P334+.4
字数 5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80/j.issn.1006-7647.2011.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16 84 6.0 8.0
5 侯志军 29 163 8.0 10.0
6 庞隆霞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河口河道
冲淤变化
平滩流量
来水量
水沙搭配系数
河口河长
响应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刊
1006-7647
32-1439/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28-2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08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