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选择2个地震滑坡重灾区域(A/B),基于空间分析方法,对地震滑坡分布与地层岩性、坡度、高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以及发震断裂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A内滑坡最易发岩组为石墨片岩、石英岩岩组,研究区B内滑坡最易发岩组为粉砂岩、砂岩、硅质岩岩组;2研究区内滑坡易发程度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升高,A区的滑坡发生优势坡度为44°,B区为38°;滑坡发育与高程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滑坡分布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是与距离发震断裂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且上盘滑坡发育程度明显高于下盘.
推荐文章
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汶川地震
滑坡
综述
汶川、芦山和鲁甸地震滑坡分布规律对比研究
地震滑坡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鲁甸地震
分布规律
汶川地震诱发大型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汶川地震
大型滑坡
分布规律
方向效应
锁固段效应
2008年汶川地震滑坡详细编目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汶川地震滑坡
编目图
统计分析
空间分布
滑坡面密度
滑坡点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地震滑坡在两个典型区域内的分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滑坡 空间分布 统计分析 GIS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1-631
页数 分类号 P642|P694
字数 80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鑫 19 682 11.0 19.0
3 戴福初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5 2505 28.0 50.0
4 许冲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9 757 10.0 27.0
10 涂新斌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6 534 9.0 16.0
11 肖建章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1 444 9.0 11.0
12 孙瑜 2 13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滑坡
空间分布
统计分析
GI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6134
10-1131/N
大16开
北京玉泉路19号(甲)
82-58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22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