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ECC)早期不同氧浓度对紫绀型未成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影响,以证实再氧合损伤的存在.方法 将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高氧组,ECC预充液采用FO2 100%预循环;另一组为低氧组,ECC预充液采用FO2 21%预循环,至ECC 10 min后均改为FO2 30%~40%.分别在ECC前、ECC后10 min取右心耳处心肌1 mm×1 mm×3 mm,用4%戊二醛固定.经切片、电子染色,采用日立H-7500透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将两组ECC前、ECC后线粒体损伤程度从0~Ⅲ级分布情况分别进行比较,采用X2 检验中两样本多个构成比的比较进行数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氧组ECC前、后线粒体损伤程度有明显改变,X2 检验 P<0.05.低氧组ECC前、后多数线粒体损伤程度无明显改变.X2 检验P>0.05.结论 ECC早期高浓度氧可导致心肌再氧合损伤,采用FO2 21%可减少其损伤.
推荐文章
未成熟心肌体外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
心脏
体外循环
动物模型
乌司他丁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对体外循环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先天性心脏病
乌司他丁
未成熟心肌
心肌保护
紫绀缺氧未成熟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兔实验
未成熟心肌
缺氧动物模型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自由基
兔/外科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外循环早期氧浓度对紫绀型未成熟心肌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氧合 损伤 紫绀型 心肌 体外循环 线粒体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5
页数 分类号 R654.1
字数 2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403.2010.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斌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 13 54 3.0 7.0
2 李晓辉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 3 41 2.0 3.0
3 董天剑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 3 4 2.0 2.0
4 徐树彬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 7 37 3.0 6.0
5 鲍玫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胸外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合
损伤
紫绀型
心肌
体外循环
线粒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双月刊
1672-1403
11-4941/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433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4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