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共吸附法制备了两种三元混合膜,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导电原子力(C-AFM)等技术对混合膜表面结构及电子传递性质进行了研究.三元混合膜一种由戊硫醇(C5T)、癸硫醇(C10T)和十六烷基硫醇(C16T)组成,另一种由C5T, C10T和连噻吩二硫醇(BT)组成.在烷基硫醇混合膜中,C10T和C16T插入C5T形成的基底中,且二者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或畴界处,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C5T> C10T > C16T.在含BT的混合膜中,BT出现在组装膜的内部,C10T则出现在组装膜的缺陷处以及BT分子周围,3种分子的导电能力为BT> C5T> C10T.两种三元混合膜均产生相分离现象,降低组装液中成膜分子的浓度后,相分离的现象有所减轻.由此,可通过调节成膜分子的种类及其在组装液中的浓度,控制其在膜中的含量和表面结构,从而为电子传递提供3种可选择的通路.
推荐文章
三元混合制冷工质变组成容量控制空调
R407C
三元混合工质
变组成
容量调节
空调系统
模糊关系运算的传递性
模糊关系
传递性
De Morgan三元组
固态发酵基质的三相结构变化对其传递性质的影响
含水量
颗粒尺寸
广义三相结构指数
保水性
透气性
热导性
纳米材料介导微生物胞外电子传递过程的研究进展
电活性微生物
胞外电子传递
纳米材料
界面
生物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由硫醇分子组成的三元混合膜表面及电子传递性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三元混合膜 纳米器件 相分离 电子传递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7-252
页数 分类号 O647.11
字数 34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2328.2010.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红明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8 138 7.0 11.0
2 窦成福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8 25 3.0 5.0
3 张玉梅 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14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元混合膜
纳米器件
相分离
电子传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0253-2328
64-1006/N
大16开
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74-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3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