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反流性食管病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雷贝拉唑10 mg,每日1次,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雷贝拉唑10 mg,每日2次.于治疗后4周评价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1%,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针灸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比雷贝拉唑加倍剂量组具有更好的疗效.
推荐文章
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32例临床观察
反流病
非糜烂性
雷贝拉唑
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分析
雷贝拉唑
雷尼替丁
非糜烂性反流病
临床疗效
复方尿囊素片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糜烂性胃炎
复方尿囊素片
雷贝拉唑片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疗效观察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雷贝拉唑
多潘立酮
抑郁
非糜烂性反流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贝拉唑+针灸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临床消化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非糜烂性反流病 雷贝拉唑 针灸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5
页数 分类号 R571|R573
字数 1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lcxh.j.issn.1005-541X.2010.03.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新锋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8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糜烂性反流病
雷贝拉唑
针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消化病杂志
双月刊
1005-541X
42-1315/R
大16开
汉口解放大道1277号
38-115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