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直流和单脉冲电镀法制备了Cu-nanoAl2O3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的微观晶体结构,分别研究了影响直流和单脉冲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与直流电镀方法相比,脉冲电镀方法使镀层晶粒尺寸变小,在T=24℃,Al2O3、粒子添加量25g/L、搅拌速度240r/min、阴极平均电流密度4A/dm2条件下,直流电沉积Cu-nanoAl2O3复合镀层硬度最大,在直流电镀工艺条件基础上选择频率为200Hz、工作比为0.3的单脉冲工艺条件制备的复合镀层硬度最大.
推荐文章
电沉积Ni-SiC纳米复合镀层的显微组织分析
Ni-SiC复合镀层
电极摆放
超声波
择优取向
周期换向脉冲法快速电沉积 Al2 O3/Ni 复合镀层
脉冲
周期换向
快速电沉积
复合镀
电泳-电沉积Ni-Al2O3纳米复合镀层及其结合强度分析
复合镀层
电泳沉积
电沉积
结合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沉积方式对Cu-nanoAl2O3复合镀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u-nanoAl2O3复合电镀层 脉冲电镀 表面形貌 显微硬度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153
字数 27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658.201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福良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196 8.0 11.0
2 侯莹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nanoAl2O3复合电镀层
脉冲电镀
表面形貌
显微硬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双月刊
1006-9658
37-1269/TG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区凤凰路500号
24-6
196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3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