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盆地边界性质、沉积相类型、地层厚度、沉积序列与砂体空间组合特征及砂岩的粒度变化与物性的研究,结合地震相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长7油层组湖盆古地貌的恢复结果,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西缘、西南缘、东南缘的沉积边界受构造控制,属于构造坡折带,形成以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共同发育的沉积格局;盆地东北缘和北缘为扰曲宽缓盆地边缘性质,属于沉积坡折带,发育缓坡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姬塬地区三角洲前缘可划分为坡型前缘和台型前缘两种斜坡带类型.位于坡型前缘的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是低渗背景上相对高渗带发育区,为油藏聚集的有利场所.该成果为在大型坳陷型盆地中寻找三角洲相隐蔽油气藏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勘探方向.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岩性油藏评价体系探索
非均质性
隐性输导体
成藏动力学
油藏评价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延长组
物源方向
重矿物
稀土元素
阴极发光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
低密度浊流
砂质碎屑流
混合事件层
深水重力流
沉积类型
延长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坡折带、斜坡类型与油藏的关系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坡折带(线) 三角洲坡型前缘与台型前 缘斜坡带类型与油藏 上三叠统延长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9-113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13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89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坡折带(线)
三角洲坡型前缘与台型前
缘斜坡带类型与油藏
上三叠统延长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