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明痤疮灵颗粒治疗寻常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 设中药痤疮灵颗粒大、小剂量组、阳性组安体舒通及空白对照组,以成年雄性金黄地鼠腹侧部皮脂腺斑增生作为动物模型,观察皮脂腺斑大、小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痤疮灵颗粒大、小剂量组,外观皮脂腺斑大小变化差异较空白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上变化明显,皮脂腺腺体层减少,多为1~2层,腺体萎缩,排列较松散,液化囊形成数目多,并有大的囊形成.结论 痤疮灵颗粒具有调节内分泌,抑制皮脂腺增生的作用.
推荐文章
清热消痤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影响的研究
清热消痤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组织结构
痤疮饮颗粒抗金黄地鼠侧腹部皮脂腺斑的研究
痤疮饮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不同工艺黄白痤疮膏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结构的影响比较
黄白痤疮膏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平均光密度
累计光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痤疮灵颗粒对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组织形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痤疮灵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寻常痤疮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9-460,后插9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0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005.2010.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6 170 7.0 11.0
2 郭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20 115 6.0 9.0
3 陈力 21 168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痤疮灵颗粒
金黄地鼠
皮脂腺斑
寻常痤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