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海洋温差能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储藏量大,资源稳定.海洋温差发电是利用深层、表层海水的温度差,以高温海水为热源,使液态工质气化推动发电机发电,以低温海水为冷源,使气态工质液化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基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优化设计海洋温差发电系统.华东沿海海域有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利用太阳能可以提高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差,利用风力转化装置可以提高和调整汽轮机的转速,保证发电系统持续稳定的发电.利用太阳能、风能对海洋温差发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不仅避免和解决了当前海洋温差发电技术上的一些难点,还扩大了应用温差能资源的海域范同.
推荐文章
单工质朗肯循环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优化研究
海洋温差能发电
朗肯循环
氨工质
冷库制冷与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耦合研究
海洋温差能
冷库制冷
系统耦合
发电系统
10 MW海洋温差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
海洋温差能发电
循环工质
热力学分析
数值仿真
小型温差能发电装置换热系统设计与试验
温差能
海洋观测
换热器
工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东沿海海洋温差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可再生能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海洋温差能 发电 太阳能 风能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实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6|P743.4
字数 33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292.2010.01.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林兴 淮海工学院理学院 25 102 6.0 9.0
2 卢佃清 淮海工学院理学院 52 216 7.0 11.0
3 王莉 淮海工学院理学院 18 96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洋温差能
发电
太阳能
风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可再生能源
月刊
1671-5292
21-1469/TK
大16开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银泉街65号
8-6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1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