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对1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系统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采用徒手技术器械矫形原理对侧凸进行矫形,术后胸腰支具保护3个月.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患者术前冠状位胸弯Cobb角平均为52.64°,术后Cobb角平均为13.09°,畸形矫正率为75.13%,术前冠状位腰弯Cobb角平均为32.27°,术后Cobb角平均为7.45°,畸形矫正率为76.91%,术前顶椎旋转度按Nash-Moe法测量:Ⅰ度1例,Ⅱ度3例,Ⅲ度4例,Ⅳ度2例,Ⅴ度1例.术后0度2例,Ⅰ度5例,Ⅱ度2例,Ⅲ度2例.术后身高平均增长3.45厘米. 结论:应用后路椎弓钉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可以取得理想的矫形效果,三维矫形,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腰椎失代偿发生率低.
推荐文章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观察——附18例报告
特发性脊柱侧凸
矫形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侧凸
微创脊柱手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和成人脊柱侧凸矫形的应用进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成人脊柱侧凸
微创脊柱手术
并发症
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应用
椎弓根钉
特发性脊柱侧凸
综述文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1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弓根钉系统 后路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599,602
页数 分类号 R682.3
字数 37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10.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浩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2 3 1.0 1.0
2 林宏生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63 433 11.0 18.0
3 吴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51 634 12.0 24.0
4 刘宁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55 420 11.0 18.0
5 张国威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13 76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弓根钉系统
后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