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了单脉冲和多脉冲辉光放电试验,通过拍摄放电空间的ICCD短时曝光图像,研究了大气压多脉冲辉光放电的模式;通过测量外加电压和回路电流,计算了气隙的放电电压、放电电流、介质表面电荷和气隙放电的伏安特性曲线,探讨了多脉冲辉光放电的物理过程,研究了伏安特性曲线诊断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外加电压及其造成的放电积聚在介质的表面电荷,使辉光放电具有多脉冲的电流波形,外加电压升高促进放电,表面电荷积累抑制放电,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外加电压升高抑制作用不会超过促进作用造成放电熄灭,脉冲之间辉光放电并未熄灭;伏安特性曲线只能诊断多脉冲辉光放电的第一个脉冲的放电模式,即具有正特性时为汤森放电,具有负特性时为辉光放电,对后续脉冲伏安特性曲线不能用来诊断放电模式。
推荐文章
实验研究大气压多脉冲辉光放电的模式和机理
介质阻挡放电
增强电子耦合器件
大气压辉光放电
多脉冲
大气压氩气纳秒脉冲针—水结构气液放电特性研究
气液放电
纳秒脉冲
氩气
放电特性
气隙宽度对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放电多脉冲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
气隙宽度
多电流脉冲
放电模式
大气压反常辉光放电特性
等离子体
大气压
反常辉光放电
电感式镇流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气隙伏安特性研究大气压氦气辉光放电的模式和机理
来源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压辉光放电 多脉冲 伏安特性
年,卷(期) 2010,(7) 所属期刊栏目 电工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0
页数 分类号 TM2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郝艳捧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86 1226 19.0 30.0
2 阳林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60 691 14.0 24.0
3 涂恩来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3 41 3.0 3.0
4 戴栋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32 546 12.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55)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压辉光放电
多脉冲
伏安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工技术学报
半月刊
1000-6753
11-2188/TM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6-11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30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955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