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以锗、二氧化锗为锗源,于400℃和7.1-8.0 MPa的水热条件下在铜片上沉积出了单晶锗纳米棒.对不同金属基片作为衬底的实验结果表明铜片衬底在纳米棒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二氧化锗、锗分别作为原料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锗在锗纳米棒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提出了锗酸铜辅助生长机理,初步解释了水热沉积锗纳米棒的生长过程.
推荐文章
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水热制备及其晶体生长机理研究
羟基磷灰石
纳米棒
水热法
生长机理
氧化锌纳米结构的热蒸发沉积合成及生长机理
ZnO
纳米结构
热蒸发沉积
纳米带
纳米线
生长方向
火柴棒状纳米碳管的制备及其生长机理
火柴棒状
纳米碳管
碳化钨
催化
生长机理
复杂添加剂体系下纳米AlOOH水热晶体生长机理分析
纳米AlOOH
复合聚集体
复合生长基元
晶体生长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热沉积锗纳米棒的生长机理
来源期刊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锗纳米棒 水热沉积 生长机理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0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72.2010.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传刚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53 199 8.0 12.0
2 俞海云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15 58 3.0 7.0
3 裴立宅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47 141 8.0 10.0
4 赵海生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3 8 2.0 2.0
5 陶新秀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子工程与应用化学研究所 5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锗纳米棒
水热沉积
生长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1-7872
34-1254/N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63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