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量的低温年代学研究用来讨论龙门山晚新生代的隆升,但很少涉及其走向差异和中牛代隆升.本文分别沿龙门山北、中、南段3条剖面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合已有的热年代学数据,以期揭示整个中一新生代期间龙门山隆升历史及其时空变化.中生代以来,龙门山丰要有印支期(约200Ma)、早白垩世末(约100Ma)、早新生代(65~30Ma)以及晚中新世(15~9Ma)等或快或慢的冷却事件,总体上经历了中生代至早新生代的缓慢冷却和晚新生代快速冷却2个阶段,快速剥露开始于15~9Ma,剥蚀速率由早期的<0.1mm/a增加到0.15~0.3mm/a左右.局部可达0.9mm/a左右.走向上,龙门山北段相对偏小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和相对偏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反映其在中生代较中、南段隆升更快,而裂变径迹年龄总体上从北段向中、南段减小,表明中、南段在新牛代发生了更快的隆升.倾向上,多种热年代学数据显示新生代期间在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差异剥露,这种差异在中、南段表现比北段更为突出.龙门山晚新生代快速隆升和剥露是青藏高原区域隆升背景上叠加的冲断活动所致,而非下地壳流动驱动.
推荐文章
东昆仑隆升作用的裂变径迹研究
裂变径迹定年:隆升作用
磷灰石
东昆仑
龙门山断裂活动和川西高原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测年
晚新生代
川西高原
龙门山断裂带
隆升
裂变径迹测年
吕梁山新生代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及其隆升机制探讨
吕梁山
新生代
隆升
隆升机制
裂变径迹
鲁西南地区新生代盆山耦合作用的裂变径迹证据
鲁西南
新生代
盆山耦合
裂变径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裂变径迹证据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龙门山 冲断隆升 差异剥露 裂变径迹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4-968
页数 分类号 P542|P597
字数 163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0.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洪德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89 4081 31.0 55.0
2 刘树根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1 3014 28.0 48.0
3 侯明才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9 954 15.0 28.0
4 李智武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9 715 13.0 26.0
5 邓宾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1 347 9.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8)
共引文献  (448)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69)
二级引证文献  (201)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7(2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3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9(3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门山
冲断隆升
差异剥露
裂变径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