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荒原>是一首反映两性关系、描写伦敦风貌的"爱情诗"、"城市诗".<荒原>的写作,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期内心的苦闷、对于生活的失望,体现出了浓郁的"自我情绪".但是,艾略特在理论上高标"非个人化",在创作中追求"普世化".为了实现此种目的,艾略特在<荒原>写作中,选择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其中最为重要的有:设定特殊的叙述视角、刻意营造众语喧哗的文本图景、运用互文性写作、扩大诗歌的叙事描写范围.
推荐文章
从陈染小说谈个人化写作的特点
陈染小说
个人化写作
边缘化
女性主义的叙事方式:个人化
女性叙事
个人化
身体叙事
"非个人化":近年写实小说创作叙述话语的人文立场
非个人化
近年写实小说
叙述话语
人文立场
女性主义的叙事方式:个人化
女性叙事
个人化
身体叙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个人化与非个人化——试析艾略特《荒原》中的"自我情结"与"非我"之路
来源期刊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艾略特 个人化 非个人化 叙事视角 互文性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作品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2
页数 分类号 I106.2
字数 103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210.2010.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吉刚 南昌大学中文系 67 75 4.0 5.0
2 祝远德 广西大学外语学院 22 2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略特
个人化
非个人化
叙事视角
互文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1674-3210
13-1390/C
大16开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59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