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摘要:
利用1954-2003年的梅雨特征量数据资料和美国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50 a间梅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年际及年代际的变化趋势,分析了5个梅雨特征量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入梅早晚对梅雨量有显著影响,对入梅日期进行预测有助于判断当年的旱涝形势.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梅雨的各个因子与入梅早晚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淮梅雨的入梅早晚和前期5,6月南亚高压形势及前期冬季北半球大型环流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子对于预测江淮入梅早晚的年际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推荐文章
江淮入梅异常的强信号及其对入梅的影响
江淮入梅异常
前兆信号
ENSO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江淮入梅前后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预报着眼点探析
梅雨预报
地转西风急流
上下层经向风
湿度区北跳
东亚高空急流异常与江淮入梅的关系
梅雨
江淮入梅
高空急流
海陆热力差异
赤道辐合带
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江淮梅雨
划分标准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淮梅雨入梅预测信号的研究
来源期刊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学科
关键词 江淮梅雨 梅雨特征量 相关系数 预测因子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1
页数 6页 分类号 P4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09X.2010.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明丽 7 5 1.0 2.0
2 付小霞 4 4 1.0 2.0
3 刘炼烨 1 0 0.0 0.0
4 尹宝蓉 2 0 0.0 0.0
5 廖忠辉 2 0 0.0 0.0
6 沈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江淮梅雨
梅雨特征量
相关系数
预测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季刊
1006-009X
22-1135/TH
16开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4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