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带有矩形过渡区的非对称Y分支光波导的两种设计方案.分别通过设置两分支波导不同的宽度和改变分支波导与矩形中心的轴偏移量,去获得非对称分支比.采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BPM)对两种结构进行模拟,得出它们的分支比和损耗.分支比分别最高可达80%和72.9%,其相对应的损耗分别低于0.12 dB和0.23 dB,充分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为以后非对称Y分支光波导的制作提供了实验基础.
推荐文章
非对称波导四微环耦合系统类EIT谱特性分析
集成光学
微环谐振器
非对称因子
电磁感应透明谱
一种新型非对称共面波导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非对称共面波导
带阻滤波器
时域多分辨方法
四脊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四脊矩形波导
截止波长
场结构图
有限元法
传输特性
基于硅酸盐玻璃的Ag+-Na+离子交换光波导
Ag+-Na+离子交换
光波导
硅酸盐玻璃
折射率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带有矩形过渡区的非对称Y分支光波导
来源期刊 光学与光电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对称光波导 分支比 有限差分 光束传播法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光纤与光通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252
字数 18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392.2010.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强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22 69 5.0 7.0
2 杨永佳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14 27 4.0 4.0
3 周自刚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38 76 5.0 7.0
4 孙光春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5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对称光波导
分支比
有限差分
光束传播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与光电技术
双月刊
1672-3392
42-1696/O3
大16开
武汉市阳光大道717号
38-335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42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