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索超热电子束的传输特性,利用光学CCD相机在靶背法线方向测量了光学渡越辐射(OTR)积分成像图案.实验在100 TW掺钛蓝宝石激光器上进行,飞秒激光与固体靶作用后,靶表面发光信号由空间分辨装置聚焦成像并引到CCD狭缝上.在厚度为100 μm的Ta靶背表面观测到渡越辐射(TR)光斑呈现较平滑的圆形结构,而且中心亮度高于周围,这显然包含了非相干与相干渡越辐射的成分,与理论模拟结果比较接近;在复合靶10 μm Ta+20 μm Cu+1 μm Ta背表面观测到TR光斑虽然也呈现大致的圆形结构,但光斑极不均匀,中间有很明显的光斑分裂,大约有两个分离的光斑出现.所有这些现象反映了超热电子束的传输特性.
推荐文章
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输运特性
飞秒激光
超热电子
输运特性
能量沉积
静电场
利用渡越辐射研究超热电子束的传输特性
渡越辐射
超热电子束
传输特性
飞秒激光
飞秒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输运的实验研究
飞秒激光
超热电子
输运
能量沉积
静电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飞秒激光中超热电子束的传输特性
来源期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渡越辐射 超热电子束 传输特性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6-2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29
字数 2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95.2010.02.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继芳 成都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33 107 6.0 9.0
2 王光昶 成都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63 153 7.0 10.0
3 张建炜 成都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41 117 6.0 9.0
4 张婷 成都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54 155 7.0 10.0
5 陈涛 成都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53 148 7.0 10.0
6 王亚平 辽宁医学院物理教研室 17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飞秒激光
渡越辐射
超热电子束
传输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8395
51-1295/N
大16开
成都市静安路5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6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7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