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中的生物调节因子以一种细胞特有的方式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继而增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已知PRP中浓缩的生长因子可上调细胞活动,进而促进体内牙周组织的再生.本研究旨在评价和比较激活的PRP加入结缔组织移植术(connective tissue graft,CTG)中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基本手术方法是CTG和冠向复位瓣术所采用的方法.对15例Miller Ⅰ度或Ⅱ度牙龈退缩病损用CTG和PRP进行联合治疗(CTG+PRP组),在翻开龈瓣后,用激活的PRP凝胶涂抹牙槽骨及根面,将采集到的结缔组织亦先用PRP凝胶冲洗,再移植放置于裸露的根面上,缝合固定移植的结缔组织后,将龈瓣冠向复位,覆盖结缔组织.对相同患者的另外15例牙龈退缩病损,单纯采用CTG和冠向复位瓣术治疗(CTG组).在膜龈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记录退缩垂直高度(VRD)、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以及角化组织宽度(KTW);并在术后第1、2、3周分别记录愈合指数[HI),以评价临床愈合状况.结果:在CTG+PRP组,VRD平均值由(3.61±0.70)mm显著降低至(0.30±0.45)mm(P<0.01](平均根面覆盖达91.68%);在CTG组,VRD平均值由(3.45±0.84)mm显著降低至(0.38±0.48)mm(P<0.01)(平均根面覆盖88.96%),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TW测量结果显示,在CTG+PRP组,KTW由术前{1.32±0.66)mm显著增加至术后6个月的(3.20±0.54)mm (P<0.01),CTG组由(1.41±0.58)mm增至(2.55±0.45)mm(P<0.01),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间PD及CAL降低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术后第1.2周记录的HI值,CTG+PRP组[(3.11±0.32)mm、(4.20±0.27)mm]显著高于对照组[(2.25±0.54)mm、(3.05±0.38)mm].结论: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两种方法在解决牙龈退缩问题中均是有效且具有高度可预测性的手术方法,PRP的加入可增加角化组织宽度,并可促进组织愈合.
推荐文章
上皮下结缔组织替代材料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应用
牙龈退缩
冠向复位瓣
上皮下结缔组织
替代材料
牙周病
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瓣治疗下前牙牙龈退缩
牙龈退缩
根面覆盖
结缔组织移植
引导组织再生
附着丧失
上皮下结缔组织治疗牙龈退缩临床效果初评
上皮下结缔组织治疗
牙龈退缩
临床效果
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在治疗Miller Ⅰ、Ⅱ度单牙牙龈退缩中的应用
牙龈退缩
经前庭沟切口的骨膜下隧道技术
结缔组织移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在牙龈退缩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矛龈退缩 生长因子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 再生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译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9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Sasha M Jankovic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1 0 0.0 0.0
2 Aleksic M Zoran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1 0 0.0 0.0
3 Lekovic M Vojislav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1 0 0.0 0.0
4 Dimitrijevic S Bozidar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1 0 0.0 0.0
5 Barry E Kenney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1 0 0.0 0.0
6 迟晓裴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矛龈退缩
生长因子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
再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双月刊
1009-2900
11-4430/R
北京市复兴路22号甲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