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热物理法制备不同量Al掺杂的ZnO纳米材料,利用XRD分析掺杂前后试样的物相结构,并通过TEM鉴定粉体中的四针状纳米氧化锌(T-ZnO)结构.结果表明,Al掺杂纳米T-ZnO晶须的结晶过程是气液固(VLS)方式,晶须生长具有择优取向.透射电镜高分辨图像揭示凝固过程中晶须沿[0001]轴向生长,随着时间的延长,Zn原子首先形成核心部分并向外在晶须表面呈台阶状生长,从Al液中带走部分Al原子,进而促成纳米晶须的不断伸长且直径变大.
推荐文章
Al掺杂四针状ZnO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和场发射特性
四针状ZnO
Al掺杂
热蒸发
光致发光
场致发射
Sn掺杂ZnO纳米针的结构及其生长机制
纳米结构
ZnO
Sn掺杂
溅射
光学特性
生长机制
ZnO纳米棒Al掺杂和A1,N共掺杂的制备技术与光致发光性能
铝掺杂
铝氮共掺杂
氧化锌纳米棒
光致发光
纳米ZnO中Al的掺杂及其在水溶液中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纳米氧化锌
纳米Al/ZnO
热物理法
光催化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l掺杂四针状纳米ZnO生长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四针状晶须 生长机制 氧化锌 高分辨像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542
页数 分类号 TB383.1
字数 39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10.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润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00 247 9.0 11.0
2 刘刚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0 39 4.0 6.0
3 宋述鹏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35 38 4.0 4.0
4 柯晓明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1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针状晶须
生长机制
氧化锌
高分辨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8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