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改进的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PLGA纳米粒,以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考察聚乙烯醇(PVA)浓度与PLGA浓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布仪观察纳米粒的表面形态和粒径分布.结果:从复相关系数上看,各指标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得纳米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186.23±2.98)nm,包封率为(68.23±1.93)%,裁药量为(8.44±0.58)%.结论:优化的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以用于生产.
推荐文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栀子苷表面修饰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栀子苷
表面修饰纳米粒
制备工艺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药物载体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5-氟尿嘧啶
纳米粒
体外释药
缓释
分式析因设计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蒿甲醚纳米粒的制备
蒿甲醚
纳米粒
分式析因设计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黄芩苷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芩苷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0
页数 分类号 R28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诗惠 21 46 4.0 6.0
2 杨金艳 7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芩苷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星点设计
效应面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季刊
1004-0668
51-1501/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十二桥路37号
62-6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32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