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轮状病毒在腹泻奶牛中的流行情况,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6月,我们在大庆某牛场共收集117份小于7日龄新生牛的腹泻标本,用A 群轮状病毒抗原诊断试剂盒对腹泻标本进行检测;应用MA104细胞对阳性标本进行分离,扩增细胞分离株保护性抗原VP7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腹泻标本中有10份标本(8.5%)经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确认为阳性,成功的分离出一株轮状病毒,命名为:DQ-75,分离株DQ-75VP7基因的基因型是G10,该分离株中VP7基因与现有G10型轮状病毒毒株的VP7编码区氨基酸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提示其可能是随着奶牛的购入而进入我国.
推荐文章
犊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犊牛
轮状病毒
分离鉴定
轮状病毒疫苗对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影响
轮状病毒
口服疫苗
腹泻
婴幼儿
安全性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预防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评价
轮状病毒活疫苗
轮状病毒感染
肠炎
G6P[5]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轮状病毒
基因型
G基因型
P基因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及其基因型鉴定
来源期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基因型 G10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9
页数 分类号 S482
字数 3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090.2010.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喜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15 607 13.0 19.0
2 谢金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5 37 4.0 5.0
3 刘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0 43 4.0 6.0
4 董华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 10 2.0 3.0
5 张佩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 9 2.0 3.0
6 柳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 26 3.0 4.0
7 侯美如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轮状病毒
基因型
G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2-2090
23-1275/S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