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扭动超声乳化加囊膜染色在成熟期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80例(128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0例(66眼)行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40例(62眼)行传统超声乳化自内障摘除术,术中采用吲哚青绿行前囊染色后撕囊,术中观察前房稳定性,能量释放及时间,术后第1、3、7天观察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和视力情况.跟踪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结果 术中连续环形撕囊(CCC)成功率为96.8%,A组前房稳定性优于B组(P<0.05);术中能量使用及超声时间明显少于B组,术后第1、3、7天时A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第1、3天A组视力恢复明显好于B组(p<0.05).结论 扭动超声乳化加囊膜染色在成熟期白内障摘除术应用是安全且高效、疗效好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成熟期中硬核白内障的处理,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推荐文章
扭动模式和传统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研究
白内障
超声乳化技术
扭动模式
传统模式
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囊破裂分析
巩膜隧道切口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后囊膜破裂
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观察
扭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硬核白内障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扭动超声乳化加囊膜染色在成熟期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实用防盲技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扭动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囊膜染色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5,81
页数 分类号 R77
字数 43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35.2010.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宏健 30 77 5.0 7.0
2 吴善君 8 11 2.0 3.0
3 周开晶 1 0 0.0 0.0
4 姚红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扭动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囊膜染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防盲技术
季刊
1673-3835
34-1292/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路17号安徽省立医院内
26-21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