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职业学校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部分职业学校1 582名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相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艾滋病基础知识相关问题中,干预前"通过血液传播"正确回答率最高(92.41%);"通过感染艾滋病的性伴侣传播"最低(44.50%);母婴垂直传播为85.78%,后2种传播途径干预后正确同答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相关问题中,干预前除"同教室上课不会传播"外,其余的正确回答率都在80%以下.干预后所有问题正确同答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前正确回答率部分在70%以下,干预后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艾滋病患者及知识传播的态度,干预前采取正向态度的比例为69%~84%,干预后比例有所提高.结论 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有较明显提高,对待艾滋病相关问题的态度也向积极方向转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态度 健康教育 学生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916
页数 分类号 G479|R512.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朝晖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95 751 15.0 23.0
2 段芹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8 24 2.0 4.0
3 鲁建央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5 13 2.0 3.0
4 勒都晓兰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14 75 5.0 8.0
5 钱妩燕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5 13 2.0 3.0
6 王合春 6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14)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态度
健康教育
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学校卫生
月刊
1000-9817
34-1092/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胜利中路51号
26-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15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1124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