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液超声衰减系数(ultrasoundary attenuation coefficient,USAC)与其生物物理特性有关,其在体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作为USAC经典测量方法的插入替代法不适合在体测量,而由于血液自身散射较小,基于散射回波的在体测量方法也不适用于血液.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液体衰减系数的方法--双界面回波法(dual-boundary echo comparison,DBEC).该方法通过比较超声在液体和容器壁构成的界面上产生的前后两个回波的幅度比来估计液体的USAC.血管是血液的天然容器,血管壁回波比血液散射回波大,故DBEC方法有望克服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在通过体模实验验证DBEC方法的过程中,样品盒用有机玻璃制成,样品分别为蓖麻油和鸡血.实验所得到的蓖麻油USAC和参考资料的数值相差9.2%,而且观察到鸡血USAC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模实验说明了DBEC方法的准确性和应用于血液的灵敏度,为DBEC的进一步在体实验打下了基础.
推荐文章
传声媒质对双界面回波法测量精度的影响
传声媒介
双界面回波法
超声衰减系数
仿组织模块
测量精度
阶梯形试样测量材料的声衰减系数
声衰减
阶梯形试样
脉冲反射法
基于MATLAB下的磁性测量新方法
冲击法
磁性测量
多元回归分析
MATLAB
GUI界面
脉冲回波对比法非介入测量液体声阻抗的灵敏度
特性声阻抗
脉冲回波对比
非介入
硅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测量液体声衰减的新方法:双界面回波法
来源期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界面回波法 声衰减 血液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255
页数 分类号 R318.04
字数 49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208.2010.03.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政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学电子学科研实验室 43 115 6.0 8.0
2 王芳芳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学电子学科研实验室 10 67 6.0 8.0
3 赵智慧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学电子学科研实验室 3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界面回波法
声衰减
血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双月刊
1002-3208
11-2261/R
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5960
论文1v1指导